翌日早上。
富查伊拉的克朗会据点内。
这时候的据点人来人往的,有部分民居已经被烧成了残垣断壁,不时有消防人员从地下室里,把被囚禁的女子给扶了出来,再送到就近的救护车上。
一个妆容精致的女记者正对着摄像机镜头播报道:“这里是卡塔尔电视台,我是前方记者伦琴·伊莎贝拉,
我现在我位置是富查伊拉的阿尔弗雷德山口一处聚居点内,这里昨天晚上一处民居突发火灾,引起了附近消防局的注意,
但更令人震惊的,却是这里的民居全部暗藏着地下室,而地下室内的情景,却足以震惊当前这个文明社会......”
赵安的一把火不仅烧死了里面的霍尔曼等人,冲天的火光也吸引了附近的消防局注意,
最终把这个地方的罪恶,彻底曝光在世人的面前......
但赵安显然已经不关心这里了,林晚笑已经带着被拐的华籍女子登船离开,他自己则登上了致远号,飞回了江城。
接机的依旧是王兵,他去缅甸送完货就径直回来了,没有在那边有丝毫的耽搁。
“缅甸的情况怎么样,没什么问题吧。”
赵安坐上车,开口询问道。
王兵启动车子,往公司的方向开去,一边说道:“没有什么大问题,袁总说这批祖母绿宝石的质量很好,其中更是有不少能切出极品宝石来。”
那是必须的,这批宝石是从里约那个矿坑里,收集其中最好的宝石原矿,自然有很多极品。
不过赵安没说话了,靠着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。
到了公司,赵安找来了徐文倩,说起了在迪拜开店的事情。
“迪拜的铺位我已经找好了,就在全球最大的迪拜购物中心的黄金位置,
现在你要做的,就是物色一个出色的人选,去把迪拜的店铺,给我支棱起来。”
徐文倩想了想说道:“咱们公司,似乎还没有能经营跨国店铺的经验,这一步是不是迈的有些大了?”
赵安却满不在乎的说道:“凡事都有第一步,这一步哪怕是艰难了一些,咱们也得迈出去,不走出去永远都是井底之蛙,
走出去了,才有我们公司的海阔天空......”
“现在我们资金充足,实力雄厚,正是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!”
徐文倩点头道:“好的,我回头召开一个主管会议,商讨一下派遣迪拜的人选。”
赵安又说道:“巴西的采矿计划,进行的如何了。”
徐文倩道:“市场部物色了一家澳洲的采矿公司,名字叫做埃克森矿产,现在正在初步的考察和调研接触当中。”
赵安点了一下头,说道:“不错,不过最好是加快一下进度,我们的时间很紧迫,不仅是春江广场开业在即,迪拜的市场一旦铺开,对我们的货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
但挑战既是机遇,我们得做好一切充分的准备。”
春江广场经历过装修风波之后,徐文倩按照赵安的要求,重新安排了装修公司,这次重新指派公司总部的专人以及江城重量级的监理公司,务必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。
交代完公务,赵安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,在外边逛了这么些天,总归还是觉得自己的家温暖一些。
就在这时,秘书胡智研进来汇报道:“赵总,之前来过的谭国兴谭先生来访,请问您要安排接见吗?”
谭国兴?
赵安想起来了,之前他还跟对方谈过合作的事情,没想到事情一忙,自己却搞忘记了。
“快快有请!”
赵安忙说道,并走到电梯口亲自迎接。
谭国兴还是老样子,带着西北汉子特有的淳朴,赵安热情跟他握手道:“欢迎谭总再次莅临,之前我因为公务还曾路过西北甘省,
可惜实在没抽出身来,不然真得好好的去拜访一下谭总,顺便参观一下谭总的葡萄就庄园。”
谭国兴呵呵笑道:“赵总有心了,赵总能在百忙之中,抽空会见谭某,已经让我受宠若惊了,更别提拜访的事情了。”
赵安道:“欸~!谭总这话听着,怎么有股子怨气,是在担心我们的合作泡汤了吗?”
“这个请谭总放一万个心,我赵安说话,向来是一口唾沫一个钉,绝对不带反悔的......”
谭国兴摆手道:“没有的事,我今天来就是来看望一下赵总。”
嘴上说着没有,但赵安还是明了的,邀请谭国兴坐下,赵安又让胡智研把韩素雨叫来。
然后对谭国兴说道:“我之前说过的草种,在我带回来后就交给下属们去培育种子,不知道现在西北的气候,能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种草工作。”
谭国兴道:“现在春暖花开,草长莺飞,西北冬天已经过去,我来之前,家里的葡萄枝都开始迸发出嫩芽了。”
赵安听了,也很高兴的说道:“那正好,我手里这批草籽啊,那可真是为西北的环境量身定做的,
不仅扛干旱,而且还能通过根系快速繁殖,实在是搞沙漠绿化的好帮手。”
西北荒漠干旱是人所共知的事情,也因为干旱造成了那儿几千里的荒漠和戈壁。
这也是赵安辛苦从美国找来扛干旱草种的原因......
谭国兴哦了一声道:“那我可就期待赵总说的成果了。”
正说着,韩素雨进来了,贝齿轻起开口道:“赵总,您找我?”
赵安起身介绍道:“这位是谭国兴谭总,之前我交给你培育的草种,就是特意为谭总准备的。”
又是一番寒暄之后,几人再次说起草籽的话题。
韩素雨道:“这批草籽现在培育的很好,而且现在我们也储备了大概7吨左右,请问谭总是现在就需要吗?”
谭国兴一挑眉道:“当然是现在就需要啊,我可是非常期待跟赵总的合作......”
赵安微微一笑道:“不会让你失望的,我也很期待,广袤的大西北成为塞上江南的那一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