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开解
自从来到并州,刘寒很少来到郑玄住处。
一是因为人手不够,事情太多,军政一把抓,要忙的事千头万绪;二是郑玄图清净,不喜被人打扰,除了教学,就是研究经史,与世无争,在并州也没有多少人敢打扰他。
今日并非什么特殊的日子,刘寒却来到郑玄的住处,面露愁容,显然这孩子遇到了很大的难题,上一次面露愁容,还是在河间第一次目睹杀人,那是刘寒第一次命人杀人,也是他第一次尝到权力的滋味。
“老师,弟子.”
“过来说话。”
看着刘寒欲言又止,郑玄并没有出声询问,而是将刚烧好的开水,倒一杯放在他面前。
自己这弟子,在喝的上也与常人不同,文士多爱茶汤,虽此物味苦,但口感恰好符合时人以清雅恬淡为美的审美趣味,且产量稀少,只有王公贵族、官僚和世家子弟能够喝到,普通百姓是无缘得见的,很符合士人身份,因此在文人墨客、官僚士大夫之间流行起来。
但刘寒不同,他喝茶只喝白开水,还讲出一大堆歪理,说喝白开水对身体好,最重要的是,他说他喜欢水是因为水干净,若是加了茶叶,水质就变了,就不是原本的样子,失去了原本样子的水还是水吗?
对此,郑玄不与他作争论,各人有各人的坚持,既然刘寒有着属于自己的坚持,那郑玄何必强人所难?
待到茶水变为温水,刘寒才开口:“老师,弟子有一事不明,还望老师解惑。”
“说说看。”
“弟子有一物,能为苍生多开几亩地。”
“嗯?”
刘寒一句话,顿时让郑玄清晰地认识到此事重大,连刚刚煮茶的动作都明显停顿下来。显然他口中所说的多开几亩地,绝不是几亩这么简单。
华夏一直以来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,由此而孕育的农耕意识深入骨髓。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,人们世代自称炎黄子孙,炎帝又名神农氏,是上古神话中农业的发明者,教人农耕,还能保佑农业收成。几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将种菜这项本能刻进了所有人的骨血里。
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种植时代,华夏大地上早早就出现了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定居生活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,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,重视农桑的历史传统,勤劳肯干的民族禀赋……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,点亮了种菜这个技能,帮助先民抵御灾荒、战胜饥饿。在自然环境、历史文化、生活习惯等影响下,春种秋收、夏忙冬藏,不遗余力地滋养与开发脚下的沃土,成了汉人的鲜明属性。
耕读世家,“耕”被摆到了和“读”一样高的位置,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之一种。事稼穑、丰五谷,就能养家糊口;知诗书、达礼义,方可修身养性。
中国人经营模式也大部分都围绕着土地,在古代,不论怎么发家了,打仗积累军功也好、读书当官也罢、哪怕是当商人发财了,第一件事是买房置地。因此,任何涉及农业的事,其重要性都会被拔高。
刘寒取出图纸,在上面一一说明,此时的儒士很少有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,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八股书呆子,郑玄更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两亩薄田,亲自耕种。
“有此利器,为何不早点拿出?”
待刘寒将新式犁具的优点一一讲出,郑玄才开口问道。
“因为,有顾虑。”
“汝可知,此物一旦问世,能拯救多少大汉苍生?”
“知道。”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“那有何顾虑?”
“我担心的是,此物最终还是落在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手中,他们并非苍生,而是大汉蠹(dù)虫。”
郑玄当然知道刘寒指的是谁——士族豪强。
郑玄虽无心参与政事,但身在漩涡之中,也是略有耳闻,刘寒在并州的所作所为,都是在为削弱士族豪强做准备。
就是杀人杀得狠了些。
鲜卑一战下去死伤十几万,南匈奴一战又是死伤十几万,只是这孩子对南匈奴更狠,实行亡国灭种的战略,近年来培养的士子以及投靠他的士族豪强的士子,全部被派到西河郡教化异族。
打掉外敌之后,便迫不及待地将刀子砍向并州士族,他对付士族,向来都是用阳谋,听说一个月时间砍了两千人,牵连上万人,并州的士族豪强差点被他连根拔起。
还好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,懂得及时收手,收回刀子斯文地回到谈判桌上,不然并州就乱了。
今日,又搞出这么个东西,郑玄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说,打心底是希望刘寒将东西交出来,普及天下,惠及万民。
但他的顾虑也是对的,大汉目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,基本被蠹虫把控,此物一旦公开于世,最终受益者必然是士族豪强。
郑玄内心长叹一声,“难呐!”
看着刘寒,郑玄开口道:“寒儿,为师虽不知你的最终选择是什么,但为师希望你能够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”
“弟子明白。”
饮尽最后一口水,刘寒起身离开郑玄住处。
或许,自己心中本就有了选择,只是不愿,经过老师的一番开导,倒是心境通达许多。
并州推广新式犁具自是势在必行,但此物一旦问世,必将引起轩然大波,在未来,或许士族豪强能凭借此物囤积更多物资,但对整个大汉,或者说对并州而言,这是一件有大功于社稷的好事。
“不就是有可能让未来的士族豪强更难啃了嘛,有什么好纠结的,只要民心在我,大势在我,就没什么好怕的。
未来,大汉要乱了,这样做,也能为大汉百姓多争取些活下去的希望。”
既然心中已经打定主意,刘寒要想的就是该如何让自己在这件事上利益最大化了,“让沮授查查并州还有多少土地,还能开垦多少土地,还能收容多少人。”
一想到这些事,刘寒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,“唉,事情又多了起来,为什么我要生在汉末,真想当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。”